当前位置: 首页 |
|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下净水质,上洁空气,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被冠以“绿色水库”或“生物贮水库”之称,湿地不但是人类生命和文明的摇篮,又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可再生资源,更是被称为 “物种基因库”。
世界湿地日是全球性的宣传活动,在每年的2月2日举行,2023年第27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恢复”, 强调优先恢复湿地的迫切需要,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将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展。
在杭州,你可以走过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荡漾在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西溪;遥看星斗点缀的千岛湖,沉醉在钱塘江的激浪里……城市与湿地相融相生,带给杭州独特的浪漫与诗意。
山水相融、湖城合璧、拥江枕河、人水相亲,那杭州的湿地之美是怎样保护的,又是怎样平衡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相生?
划定红线、实施工程、推出法律条例……湿地之美在于保护与修复
江河纵横、绿波沃野。
杭州湿地资源丰富,在全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湿地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5大类,现有湿地面积13.43万公顷,占全市区域总面积的8%。
探索湿地保护与修复,杭州从未停歇。
划定保护红线。杭州编制并实施《杭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07-2020)》,形成以“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七湖(西湖、千岛湖、青山湖、南湖、湘湖、白马湖、三白潭)一河(运河)一溪(西溪)多点”为基本格局的湿地保护体系。同时开展了《县级湿地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划定湿地保护红线159万亩,90%以上湿地划入湿地保护红线,按规划实施严格保护。
修复湿地生态。2002年以来,杭州相继实施了西湖综保工程、西溪综保工程以及运河综保工程等,成功申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创建了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走出了一条杭州特色湿地保护利用的路子,被誉为 “西溪模式”。
杭州还修复了钱塘江河口湿地,开展富春江、钱塘江、千岛湖二江一湖湿地生态修复,沿江沿湖两岸的景观改造,为湿地物种栖息创造了良好环境。
加强保护立法。杭州市人大审议通过《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细化了对“一般湿地、小微湿地”的保护举措。
为加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制定和颁布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这是中国首部针对单一湿地公园立法的法规,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有效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对推动中国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普及湿地知识、培育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力量……
湿地之美在于亲水宜居深入人心
十里芳菲,飞鸟掠影,每一处绿意都充满生机,湿地涵养着城市,包容着万物。
如今,广大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质量的期盼越发热切,作为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生态系统,湿地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着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直接关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杭州持续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等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良好风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协调西湖鸳鸯守护队、大江东绿色生态公益服务中心等野保民间力量组建。
西湖鸳鸯守护队持续多年守护,阻止人为干扰、接力护送小鸳鸯过马路、搭建爱心桥等,守护超过100窝小鸳鸯成功飞翔,把候鸟护成了“杭州鸟”。
在西溪湿地、临江湿地、余杭北湖等重要湿地设置鸟类疫源疫病监测站(点)9个,定期沿监测路线开展鸟类巡护、监测,实时上报监测数据。
建设收容救护体系,建立救护站(点)21 个,保证区县全覆盖,为鸟类等野生动物织就一张急救网。近年来,杭州年均救护野生动物数量在500头(只)以上,鸟类占三分之二。
杭州还每年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爱鸟周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参与湿地法律法规、生态保护、展示展览、自然教育等活动,提升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成立杭州市湿地保护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湿地保护知识进社区、进校园,鼓励老百姓积极参与,了解湿地保护的相关知识。
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湿地之美在于打造人民共享的绿色空间
根据国际湿地城市的申报要求和创建理念,杭州市林水局在推进实施《杭州市湿地保护“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在2022年完成了13个区、县(市)湿地保护“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对“十四五”期间全市湿地保护工作作了全面规划,显着提升了全市湿地保护水平。
杭州将按照《杭州市湿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杭州市湿地保护“十四五”规划》要求,重点推进实施西湖西溪一体化提升工程、千岛湖提升工程、湘湖修复工程、北湖湿地保护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强化水域保护管理和生态修复,通过“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建设小微湿地修复示范工程,树立全国小微湿地建设典范。
同时,深度挖掘湿地资源特色和文化底蕴,打造“西溪模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钱塘江涌潮”“千岛湖世界湖泊”等可持续利用典范;讲好“杭州湿地故事”,打造世界湿地保护管理的典范,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依水而栖,依水建城,杭州便是如此,时光的累积下孕育出璀璨的江南文化。
湿地与城市和谐共生,保护湿地,改善城市生态,才能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扩大国际影响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及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