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
杭州因西湖而名,依运河而兴,城市演变与运河发展息息相关。
自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杭州市开展大运河杭州段遗产保护规划工作,为后申遗时代的遗产保护管理建章立制。
图1 规划范围图 |
但现有遗产保护范围仅涵盖现有大运河体系的核心河段和地区,存在片段化、纵深小、重底线等特征,遗产景观保护与沿线城市发展的矛盾需要从更大空间尺度上考虑“强化连续、扩大腹地、风貌指引”的整体协调工作。
为此杭州选定大运河遗产体系中最重要的河道——京杭运河杭州段作为试点,在“切实把大运河保护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传承好、利用好”,打造线性世界文化遗产两岸城市景观管理工作的先行样板。
二、规划构思
规划范围南起三堡船闸,北至杭州行政东边界,突破了就河论河的狭小范畴,拓展到河与城市互动的视角,统筹考虑构成运河景观的山、河、城、镇、村、园诸要素的整体保护与协调。
规划经过前期研究、概念规划方案征集、统筹规划落实三个阶段。基于“世界古运河,天堂新玉带”的总体发展定位,建立以实现运河文化与景观耦合,保护与发展衔接,理念与方法对应的规划提升策略与管控方案,为运河文化遗产在更大区域的城市景观协调、传承与利用提供指引蓝图。
三、规划内容
(一)寻求运河景观审美价值,确立景观特色定位
通过对运河文化遗产价值、景观演变历程等进行分析,规划凝练出“活态传承,多元荟萃,雅俗共赏”三大运河景观审美价值共识,建立未来运河景观“文化引领,城河互动,观景合一”三大提升路径。
(二)坚持文化引领,明晰未来运河景观有序传承方向
图2 运河景观文化格局构成图 |
坚持“以运为本”,延续发展运河景观文化格局,建立相互衔接、整体协调的六个文化主题圈层,构建车行、船行、步行三大文化体验路径,为未来运河景观有序传承奠定文化基底。
(三)完善支撑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发展骨架
规划完善由用地、水运、交通、公共空间、水环境等共同构筑的景观支撑体系,促进运河景观与城市腹地发展的融合互动,使“河、城、人”三者和谐共融。
图3 沿河用地功能优化 |
图4 公共交通线路与设施布局
(四)建构系统性管控方法,实施全域、全要素精细化管控
图6 景观层次划分图 |
规划从“纵向分区、横向分层、要素叠加”三个层面建构了一整套“横到边,纵到底”的景观管控方法体系,协调明确“遗产区、城市通风廊道区、景观廊道区”各自的边界范围,提出适应各自区域特点的管控方法,维护好运河主次景观廊道的空间特征与宜人尺度。
四、规划创新及特色
(一)、理念创新-三观确立,价值主导,共识驱动
针对当前运河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就河论河” 认知困境与城河分离的现实问题。规划坚持理论创新,以“价值+问题”为导向,运用历史观凝练运河景观审美价值认知;运用发展观引导运河景观可持续性发展延续;运用系统观统筹运河景观管控与传承,并采用专家咨询、公众调研、部门座谈等多方式,突破以往“就景观论景观”的唯技术论单一困境,建立了最广泛的运河景观审美共识,并依此为驱动,不断探索运河遗产景观有序传承与可持续提升的新方向与新内容。
(二)、方法创新-回归生活,多维叠加,协同发展
图7 运河景观廊道高度控制示意图 |
针对运河线性遗产“超连续、大尺度、常活态、多样性”规划难点,规划扩展范围,聚焦包含遗产区的城河空间,坚持运河回归城市生活中心目标,提出沿河城市整体功能优化,整合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发展利用三大维度要素,确立了“区块+廊道+节点”景观规划骨架,构建了“双岸仰角+特征视廊”的廊道高度控制方法,维护了运河人本生活的尺度,细化了运河遗产景观保护中的空间肌理、建筑形态、环境品质等管控要求。
(三)、技术创新-编管并举,分级管控,精准监管
规划坚持技术创新,形成了“通则+细则”的技术体系,实现全域全要素管控,指导运河两岸城市详细规划与设计。规划制定“分级管控+三维景观审查”的管理规则要求,明确了市、区两级管辖责任主体的管辖边界与核心内容。提出“京杭运河景观分析审核”评估管理流程,以城市数字模型为基础,对涉景项目在选址落地与建设工程方案阶段进行专项三维模拟景观审核,推动运河景观管控
规范化、精准化、品质化。
五、规划实施效果
本规划编制完成后,与遗产保护规划共同构成杭州大运河遗产全域化、活态保护管理的“白皮书”。同时,指导沿线控规等规划编制。
规划试行后,截至目前共指导沿线二十余个建设项目的景观优化,维护了运河景观宜人尺度。
在本规划的景观管控体系指引下,相继推动了G20拱墅区运河风貌提升工程、大城北城市更新建设系列工程等城市更新工作。
图9 运河城市三维景观分析引导应用案例 |